1、同时,家长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高考期间,孩子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孩子紧张备考的阶段,家长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家长的支持和......
2025-03-30 925
2022青海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青海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如需查询其他省份,请点击这里:http://zscx.qhnu.edu.cn/zscx/lqxx/#/
2022年在青海理工类招生计划概况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计划人数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普通类 | 585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75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生态专项 | 15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40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优师专项 | 106 |
| 2022 | 青海 | 理工 | 预科班 | 250 |
2022年在青海理工类分专业招生计划
| 年份 | 省份 | 类别 | 科类 | 专业名称 | 层次 | 计划人数 | 专业备注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43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 | 赴南方科技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南方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经济学 | 本科 | 12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经济学(民考民) | 本科 | 5 | 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23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态学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金融学 | 本科 | 10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2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英语 | 本科 | 23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5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4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环境科学 | 本科 | 20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人力资源管理(民考民) | 本科 | 5 | 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应用化学 | 本科 | 29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48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民考民) | 本科 | 12 | 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2 | 师范类。全科、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物理学(民考民) | 本科 | 1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22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环境科学 | 本科 | 2 | 赴南方科技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南方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9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 | 2 | 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态学 | 本科 | 12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旅游管理 | 本科 | 7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16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统计学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民考民) | 本科 | 1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金融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化学(民考民) | 本科 | 12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生物技术 | 本科 | 17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7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理工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 | 16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理工 | 软件工程 | 本科 | 15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 |
| 2022 | 青海 | 省内生态专项 | 理工 | 应用化学 | 本科 | 15 | 省内生态专项计划,限三江源生态核心保护区(包括玉树州: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达日县;海南州:同德县、兴海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考生报考,生源不足时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六州。 |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理工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 |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1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4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1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40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8名,大通县招收7名,乐都区招收1名,平安区招收3名,民和县招收8名,互助县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循化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5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19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5名,大通县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2名,互助县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3名,果洛州招收2名,玉树州招收4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生物科学 | 本科 | 1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1名,果洛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4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物理学 | 本科 | 12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3名,大通县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2名,玉树州招收2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理工 | 化学 | 本科 | 8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2名,乐都区招收1名,化隆县招收2名,海西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2名。 |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理工 | 本科预科班(民考汉)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理工 | 本科预科班(民考民) | 本科 | 20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2022年在青海文史类招生计划概况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计划人数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普通类 | 557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95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生态专项 | 15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40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优师专项 | 63 |
| 2022 | 青海 | 文史 | 预科班 | 100 |
2022年在青海文史类分专业招生计划
| 年份 | 省份 | 类别 | 科类 | 专业名称 | 层次 | 计划人数 | 专业备注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11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金融学 | 本科 | 14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旅游管理 | 本科 | 12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考民) | 本科 | 65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地理科学 | 本科 | 10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 | 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西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45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经济学 | 本科 | 8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3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55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学前教育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云南师范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云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新闻学 | 本科 | 38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工作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10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15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翻译 | 本科 | 26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 | 师范类。赴云南师范大学交流,“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云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 | 师范类。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江苏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首都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首都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法学 | 本科 | 20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学 | 本科 | 2 | 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30 | 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法学(民考民) | 本科 | 47 | 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 | 师范类。赴华中师范大学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华中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2 | 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英语(民考民) | 本科 | 3 | 师范类。赴北师大珠海校区交流、民考民、加试藏语文,“1+3”学习模式,即大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社会学 | 本科 | 18 | |
| 2022 | 青海 | 普通类 | 文史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14 |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法学(民考民) | 本科 | 2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30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省内民族教育发展专项 | 文史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考民) | 本科 | 45 | 省内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计划,面向六州招生。师范类,加试藏语文。 |
| 2022 | 青海 | 省内生态专项 | 文史 | 新闻学 | 本科 | 15 | 省内生态专项计划,限三江源生态核心保护区(包括玉树州: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州: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达日县;海南州:同德县、兴海县;黄南州:泽库县、河南县;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考生报考,生源不足时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六州。 |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文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 | 文史 | 英语 | 本科 | 20 | 省内乡村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原贫困地区招生。师范类。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小学教育(全科) | 本科 | 33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7名,大通县招收6名,乐都区招收1名,平安区招收2名,民和县招收8名,化隆县招收1名,循化县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5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19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5名,大通县招收3名,乐都区招收2名,互助县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3名,果洛州招收3名,玉树州招收2名。 |
| 2022 | 青海 | 优师专项 | 文史 | 历史学 | 本科 | 11 | 优师专项计划。省内优师专项(省内公费师范生)计划,入校须签协议,生源范围:湟中区招收4名,大通县招收1名,乐都区招收1名,海西州招收2名,果洛州招收1名,玉树州招收2名。 |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文史 | 本科预科班(民考民)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 2022 | 青海 | 预科班 | 文史 | 本科预科班(民考汉) | 本科 | 50 | 预科培养学校:青海民族大学西昆校区 |
青海师范大学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学校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标签: 2022青海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青海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1、同时,家长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高考期间,孩子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孩子紧张备考的阶段,家长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家长的支持和......
2025-03-30 925
1、桂林医学院是一所本科院校,它在广西区内属于一本招生,而在外省则是二本招生。不过,该学院有一个改名计划,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学校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这个改名计划已经进入了政府的工作计划中,因此改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改名成功,录取分数线预......
2025-03-29 1203
安徽省的二本学校包括: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等。 安徽理工大学:该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且综合实力较强的二本学府。学校设有多个优势专业,如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以其良好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就业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
2025-03-29 980
具体到2025年,母亲节日期落在5月11日。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达爱意和感谢,比如送上鲜花、礼物,或者陪伴母亲度过一个愉快的日子。母亲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和感激母爱的时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母亲节并非......
2025-03-29 734
综上所述黄淮学院是什么水平,黄淮学院和福建工程学院均属于中国黄淮学院是什么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二本档次高校黄淮学院是什么水平,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为广大学子提供黄淮学院是什么水平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黄淮学院是什么档次 黄淮学......
2025-03-29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