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78
为什么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为什么不怎么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下面是一些错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供参考。
距离高考越来越来越近了,有很多学生反映,历史选择题错误率越来越高,文综老师仔细分析了不同学生的情况,集中解答以下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不怎么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
文综老师在多年高考文综——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既教过不同类型的学生,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高考历史选择题有一定难度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答第一个问题
把教材快看烂的学生,确实是好学生,但是教材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诸如,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不是按照通史模式编排的,而是按照知识块编排的,容易造成孩子思维混乱。
而且,仅仅把教材看好是第一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应对高考,因为历史教材中隐含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背景、经过、特点、历史影响、前后历史事件的联系、纵横历史事件的比较,都需要学生学的很清楚。所以,仅仅看好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回答第二个问题
虽然没有怎么看教材,但是不等于历史素养不高。文综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并不怎么看教材的学生,并不是不看教材,而是对教材吃的很透,而且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是有自己的评价观点。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源自这些孩子们有广博的历史面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平时一般多看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影视等等,往往对历史事件把握的较好。
第三,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还与做题方法有密切关系的。一般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通读材料,悟出材料的最核心意思,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了。
而且,在做历史选择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表面现象,抓住历史背后的本质和经济、生产力根源。
文综三科中,历史选择题是错的最多的,12个选择题,错6个及以上的大有人在,错4个算是好的,错2个算是高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相对来说,历史题的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那么有没有提升选择题正确率的技巧呢?当然有!
我是“赢在高三”,一名长期奋斗在高三一线的老师,关注我给你更多更专业的指导!
第一,要分清选择题错误类型,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错误类型有两类:知识性错误和技能性错误,前者是由于知识记忆不准,理解不到位导致的;后者是因为审题不清,漏掉关键条件或关键词导致的。对于前者,要加强核心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记忆;后者则要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请看第二点!
第二,审题的关键是做好“三审三辨”。所以“三审”,是指对题干的时空限定词、核心词和求答词进行重点审,缺一不可!时空限定词,是最具历史特色的词,也是题目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很多答案就没法选,比如2017年全国卷1中的《又是斯大林格勒》,这个题目隐含着一个时空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是做题的关键;求答词,是说明这个题考查的方向,比如反映了、这表明、主要原因、旨在等等,审不对,就会答非所问,甚至是因果倒置。核心词,是题目的题眼,需要重点理解!
“三辨”,即对材料进行三个辨别,即:对不对,有没有,全不全!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往往栽在“对不对”上;能力不足的同学,往往错误“有没有”上;第三种类型要求最高,题目中往往很少涉及或者不涉及。
第三,分享几个实用答题小技巧!
1、根据题号确定考查内容: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考查内容基本上固定:中国古代史4个(先秦、秦汉、唐宋、明清各1个);中国近代史3个(抗日战争占1个);中国现代史1个;世界古代史1个;世界近代史1个;世界现代史2个。而且题号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根据题号,能知道考查内容,比如去年错答率较高的《又是斯大林格勒》,如果知道该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也可以做对。
2、弃用绝对词,巧用程度词!
选项中出现“开始、完全、普遍”等绝对词往往都是错误的;出现“有所、某些、一定程度上”等词语,往往都是正确的。
3、下位概念变上位概念!
材料中出现“皇帝”,选项中往往变成“统治者”;材料中出现君臣或父子,选项中往往变成“伦理”等等,这在反映了题目中很常见。
更多...
标签: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高中历史
相关文章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2022-02-20 1778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其政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源于原始村社的联合,同时联合后的村社不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有了阶级的分化,当人类开始分化为各个不平等的阶层,文明便到来了。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022-02-17 1858
法国启蒙运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八世纪初期到十八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第二阶段,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到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这是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有狄德罗和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在反.........
2022-02-15 1228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北宋和南宋的区别首先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金朝占领了北宋大部分土地,.........
2022-02-15 1242
商鞅变法,是指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
2022-02-15 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