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高一的学生需要清楚,当下备战高考,最明显的现象是:低段位拼选考,高段位拼数学,语文决定巅峰。新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真的来临了!态度决定一切。平时不认真学习,不勤于积累,不把这门课程当成重要科目来学,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高...
高中语文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对学生未来的求学和就业有很重要的影响,那么,高一学生要如何学习语文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勤记忆
这里的记并不同于英语语法的死记硬背,而是指理解地记。例如:当新学一个生字“丽”的时候,你只需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是“好看的,漂亮的”这个意思,你便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出“秀丽”、“壮丽”、“美丽”等一大幸和“丽”有关的词语。长期如此,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懂了许多的字、词。
2.深感悟
有的同学最怕在测验中出现那些写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其实要过这一关也很容易。那就是在读文章之时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当我在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领悟:当家境衰败的时候,父亲还处处关照着孩子的一丝一毫,就像我的父亲在关爱我一样,这时一阵感激之情顿生。如此下来,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3.善联想
在学习古诗时,我推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句、记忆诗句。在老师帮助同学们解释出一句诗句时,同学们就可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诗人所描写的境界中。比如:在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出一块种着蔬菜的菜地,绿油油的,一条婉蜒的小溪绕着菜田,推开小屋的门,对面的两座山把青翠的颜色送到了你的眼前。就在这样的联想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记下了这两句诗的意思。看,理解诗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4.多练笔
作文,一个让许多学生头痛的难题。其实也不算什么,只要你记住这几个字:阅读、积累、练笔。从多阅读好的课外书到积累好同、好句,最后勤动笔写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而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特别是早上的宝贵时间。预习是一定要做到的,这样课堂听课的效率才可能提高,预习过程中讲究合理的分析,理解文章,将自己不懂的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实在是找寻不到答案的可以上课向老师请教。而在之后的学习,特别是大学,我们就会发现自学能力是特别重要的,所以要在这个时间段培养起来。
预习过后就到了课堂时间,这是个绝对重要的时间段,如果利用得好就能够事半功倍,就可以将一切的问题弄懂,就可以将老师拥有的知识都吸收到自己的身上。一定要认真专注,还有跟着老师的步伐,但是有时候也要有自己的见解,老师不是神。我们可以质疑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理由,在认真看过书本,分析过问题后跟老师和同学讨论。这是关键的地方,纵向和横向的讨论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而到了课后,一定要向老师请教,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出来,这样才能够成长转变提高。这样就可以不会积累更多的问题,一定要将每一天的问题都解决。课后要完成好作业,因为可以巩固知识点。其实语文的基础题都是靠平常积累的,而作文也是需要素材的,经常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阅读和文言文则是靠语感,更是长期积累。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对知识系统的分析和掌握。
课外时间也是相当珍贵,阅读多一些名著是很好的,锻炼感觉,但是如果不喜欢,可以阅读经典小说,或者是评论也可以。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能力,渐渐就会爱上语文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大家对于语文学习的感受,这同样是高一学生开展语文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语文的学习,需要多读。怎么读呢?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会有阅读的收获。 一、阅读需要注意的细节 高一学生需要学会精...更多内容,百度(www.baidu.com)一下,你懂的。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30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3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