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那么,实词包括哪些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物、事、时、地、情 感、概念等实体或抽象事物的词,可以独 立成句,在短语或句子中通常可以用代 词来替代。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 名词。如:人、动物、文章、北京、体育馆等。
(2)动词
动词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 词汇,包括行为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等。
①行为动词。如:走、跑、写、做、实、现等。
②判断动词。如:是等。
③助动词(能愿动词)。如:能够、可 以、肯、敢、应当、会等。
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后,充当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如:出、来、 起来、下去,分别在“说出、过来、好起来、 走下去”中充当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3)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 态、特征以及程度的好坏等的词,主要 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如:好、大、高、精 明、绚烂等。
⑷代词
代词是用来指称人和事物,但又不 说出他们具体的名字,借以代替名词、形 容词等词类的词。其主要包括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①人称代词。如:你、我、他、她、它、 你们、我们、他们等。
②指示代词。如:这、那、这儿、那儿、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些、那些等。
③疑问代词。如:谁、几、什么、哪 儿、多少、怎么样等。
(5)数词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词。如;一、 二十、零、半、百、千、万、亿等。
(6)量词
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 数量单位的词,主要包括物量词和动量。
①物量词:指能用在名词或形容词 前面或后面的量词。如:些、只、公斤、 克、件等。
②动量词:指用在动词后面,要求 与动词配合的量词。如:次、场、趟、回、遍等。
1、爱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古之遗爱也(恩惠)
2、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哪里)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3、被
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5、本
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农商等)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边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疆)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鄙俗)
7、兵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穷兵黩武(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兵不厌诈(兵法)
8、病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9、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并推举)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10、朝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朝服衣冠(早晨)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见)
11、曾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则天地曾不能以于一瞬(竟然,连……)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乘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
乘鄂渚而反顾兮乘彼垝垣(登上)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13、诚
愿陛下矜悯愚诚(真诚,诚心)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实在,的确)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14、除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台阶)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授与,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同上)
15、辞
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16、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随从)
欲不可从(放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17、殆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18、当
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判罪)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19、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风尚,风气)
20、得
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吾得兄事之(应该)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该不会是?)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21、度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22、非
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
23、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免除兵役或徭役)
陵尚复何顾乎?(又再)
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24、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承载)
25、盖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盖不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更多...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30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3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