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高中语文让人捉摸不定,不容易考到高分,却也很难得到低分。那么,高二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语文成绩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制定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2.整理语文知识点。知识整理笔记是用来记录高中语文知识点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语文的学习,绝大部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和语言现象都有接触,但限于理解能力,很多的高二学生是一知半解,支离玻碎的,等很多的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用一年的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字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
3.逻辑答题。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高中语文的答题背后还是需要很多的实用技巧的,虽然说语文不等同于数理化方面,只局限于一个答案,高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些也不能够成为在大腿方面的主要部分。学生们还是需要找到内容背后的答题逻辑,根据逻辑来判断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准方向,才能更好的进行答题,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4.语文成语题,如果让选正确的那就你就看每个成语在每个句子中读者是否通顺,表面符合意思符合这个句子吗,这样的一般都是容易望文生义啊,而且你没见过的基本都是错的,如果让选错误的,你没见过的基本都是正确的。如果你一点都不积累那就不适合你了。
5.语文作文题目抓眼球。开头丢名人名言作为题记。紧接着概括材料加上一个“我认为”然后直接亮明观点。除题记外第一段两行半为黄金分割点。结尾时字数超出800限制两行半为黄金分割。开头一定不要写错别字。论证材料不够新颖的话记得每段结尾都把中心论点强调一次。
最牛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1.摆正学习语文的态度,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我觉得,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是:发展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培养应用审美探究的能力;使自己逐渐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高层次的文化素质。二是最实用的目的在于应对高考。
2.立足课文的精读、推敲。因为它是经典,“经典”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范例——它可以让我们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启迪,从而让我们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3.优秀作品的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科里人文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我提倡大家高中阶段阅读名著的量至少十部,以下大家之作是我经常向我的学生推荐的:《论语通译》、《红楼梦》(曹雪芹)、《唐诗三百首》、《鲁迅杂文选》、《边城》(沈从文)、《尘埃落定》(阿来)、《谈美书简》(二种)(朱光潜)、《狼图腾》《老人与海》(海明威)、《巴黎圣母院》(雨果)、《复活》(托尔斯泰)、《泰戈尔诗选》等。
4.能利用多种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搜集和整合信息并学会摘抄。这是语文学习十分有效的途径。比如报纸,报纸有很多版面是十分值得我们认真研读、推敲的,比如《羊城晚报》,它每天都有半个版面的时评文章。阅读这些时评,不仅扩大了我们的见闻,而且对于我们提升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现象的敏锐性、理性思维能力都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阅读,我特别提倡快读。因为大家都能阅读,但不一定都会阅读。“会”阅读的人,他的阅读效率、阅读速度是高于一般人的,而要真正能走在别人前头,你就要比别人读得快!
标签: 高二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60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30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3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