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37
我是高三滴… 看到学弟或学妹你连名著导读也搞得这么认真…就抽空给你找了找… 其实我们都是看电影… 把剧情大致记下来… 作者简介和作品记下来就好了… 你不用花很多心思的 百度下电影看看就OK 好了,下面是一些考点 《论语》 一、名句解释 1、三人行...
语文有很多重点的常识点,小编收拾整整理了高一学到的一些考点,总结以下,同伙们可以阅读下文,一起温习常识点。
1.《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若不阙秦皇岛阙,通“缺”,危险。秦伯说说,通“悦”,高兴。掉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节选)》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将帅二三子佳耦以蕃帅,通“率”。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月释其政政,通“征”。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亿有三千有,通“又”。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魔厉,摩厉,通“磨砺”,商榷,锻炼。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歠也展,通“哺”,给人食物吃。歠,通“啜”,给人水喝。
3.《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视之孰,通“熟”,细心。
4.《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必勿使反反,通“返”。
5.《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路途矣颁,通“斑”。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可是。涂有饿莩涂,通“途”,路途。则无看平易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6.《劝学》虽有槁暴有,通“又”。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先天。
语句感导、含义说明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可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单……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意图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脱手,先评写作特色、措辞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段、暗示手段,措辞或生动或优美或精细精美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维内涵,即说明这一句剖明了什么概念,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训……。
4、说明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说明环节词脱手,偏重体味环节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等分析一句话,首要扣住说明内收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措辞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等分析一句话,首要扣住文章所衬着的特定空气、剖明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重要感导:
1、交代作品的时代布景。
2、在答复时必须结合那时当地的时代布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37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0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29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593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