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秉心自超越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515
【异史氏曰】从项目式学习的视角看,当我们按照教材组织学生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时,如果是想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这个“大概念”,以及与这一“大概念”相关的“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法制秩序”“家庭”“血缘社会”等关键概念的话,理论上讲,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对这个这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包括教学重点,以及预期的学生学习效果是有基本的判断的。按照我们的判断,教学也有可能很理想,甚至很“高效”。但实际的教学中师生遇到的问题,则远远超越了“课标”与教材编写者的预测,因为学生(甚至包括今天的不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知之甚少,于是除了极个别的教师和富有洞察力的学生,能按照“课标”与教材的要求进行综合探索,去理解上述这些概念,更多的教与学必然是支离破碎的,一知半解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死记硬背的。即便是《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也是这样。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社会性正表现在这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更具体个体的个人知识(包括他所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有很高的关联。《乡土中国》《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作为项目化学习,即便我们是从学生的实际和内行的我们的建议开始的,如果真的要有效,恐怕还是需要执教教师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目标(“课标”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他们的已知的基础上设计有助于他们真实的学习体验活动。我的意思是,如果非要组织“项目化学习”不可,就要意识到语文这门实践性课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社会性,就要在更大的视角下设计教学,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真的想指导学生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的话,就要大气一点,要认识到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虽然要用规定的教材,但绝不能依赖教材,教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过是学习参考的一个方面,更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并倡导学生去寻找更多的阅读材料以及与这些概念相关的信息。引导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中去审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以及这社会结构对我们民族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影响。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走向固化的、唯一的答案。
但我以为,很多语文教师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相关问答
标签: 凌宗伟:关于“整本书阅读” 说点不合时宜的话 凌宗伟 语文 教材
相关文章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秉心自超越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515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航天追梦人--赤心贯苍穹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
2022-07-10 1908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慷慨是英雄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610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长松荫高原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972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顾诵芬--冲天鹏翅阔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