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从WLSA到芝加哥大学,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名校……(想留学芝加哥大学,申请芝加哥大学难不难呢?)

高考新闻 2022-04-02 07:55:06
留学这条路并不容易,而明德学员Syris同学从决定留学、规划准备,到被芝加哥大学炙手可热的社会学专业录取,这一路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留学申请这一路,她也从中获得了...更多从WLSA到芝加哥大学,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名校……话题,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从WLSA到芝加哥大学,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名校……

从WLSA到芝加哥大学,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名校……

留学这条路并不容易,而明德学员Syris同学从决定留学、规划准备,到被芝加哥大学炙手可热的社会学专业录取,这一路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留学申请这一路,她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成长了许多。

从刚开始的不知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到最终选择压力与实力并重的芝大,她是怎么做到的?

小藤相信,看完她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你也一定能从中收获到很多。

01

我的留学之路

提到出国,我之前似乎从来没有做过准备。

记得在我的小学阶段,那时正逢对高考制度的讨论。

我作为一名生长在河北省且将会在河北省参加高考的学生,要说心甘情愿处身于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那肯定是假话。

在付出与努力不再成良性增长关系时,我的家人提出了出国的想法,而我对这一切暂时一无所知,只知道说:哦,有一天我可能会在另一个国家读书。

到了初三,我所在的初中有一个与国际学校的合作项目,这成了我真正实现这个梦想的开端。

我暂且不知未来会如何,但多轮的面试笔试让我知道这会是个难得的机会,而我也确实借着这一个项目从河北飞往上海来到了我如今所在的国际高中。

从与家人为伴到独自处于一个陌生的城市,从体制内到国际学校,从熟悉的中文跳到蹩脚的英文……

其中夹杂着很多无法用言语描述也无法让他人体会的心情,但也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了解到了我未来可能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作为一名出国的学校项目生,同期项目的同学有从小就浸在英文读物中长大的,也有的早早接触标化开展了各项活动,假期在国内外穿梭,在写作美术音乐等方向已经小有名气……

而反观我自己,在校成绩平平常常,足球美术音乐等爱好浅尝辄止,好像也就这样而已,没什么特别的也没什么突出的,更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当我入选为留学的项目生后,与其他人对比下,我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只是一时行运,而我又是否真的适合出国留学

02

留学真的很难吗?是的!

初三中考完的暑假是我第一次接触标化,整篇文章下来我只能理解四分之一,而听力全文我甚至连听都听不下去。

我在挣扎中度过了两个月,每日艰难的单词背诵,计时的阅读训练,连蒙带猜的听力复述,加上往届学生说标化考试有多么多么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根本考不出标化成绩。

直到九月开学那场讲座,学校请了往届留学生学长学姐做的讲座分享,至今想起,印象尤为深刻。

他们坐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申请故事,他们的GPA、标化具体多少、活动做了什么,这些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但他们谈到标化考试时,提及自己最初接触语言测试时完全不知如何下笔,一点文章都读不懂时的内心活动,在谈笑中,他们说了一句话:“慌张害怕是正常的,我们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句或许无意说出的话却改变了我一直以来的心态。

因为这让我知道一开始的困难只不过是必经之路的一点点影子,是可以也是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的。

每日的语言练习不再是一种令人痛苦的负担,因为我逐渐明白当你选择出国申请,便是选择放下之前的一切。

面对全然陌生的评价系统,所有人重新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你的努力佐以时间最终带来蜕变的你。

在这之后,每次遇到如标化考试、GPA、活动、文书等困难,我都会想到自己的梦想及坚持的原因,而这平定了我的慌乱,让我安稳地一步步准备我的学习与申请。

这时候,那条隐藏在我心底默默推动我向前走的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慌张害怕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努力的原因和目标的方向。决定的适合与否不在于所遇到的困难,而在于你是否找到了合理的追寻目标以及是否愿意为其付出。”

03

我的兴趣专业探索之路

自此之后,我将每日的练习看作塑造我的过程。

我曾经玩过网页养成游戏,那时候我给可操控的人物每天排满了课程去提高各项属性,如今换到了我自己身上,每日的付出都让我对未来更加好奇。

在我从未接触过的选修课中,微观宏观经济和心理课中复杂的单词与概念让我逐渐产生了对理论探究的兴趣

不到二十人的小班和研讨课的自由发言让我逐渐放下心理负担自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文学课中穿梭古今的戏剧诗歌中不再有标准答案,人和事也不再是凌厉的黑白两面……

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渐渐找到了隐于大众的自我,而这一切让我找到了我所感兴趣的学科,让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规划:我想就读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大学。

因为她令人着迷的社会学派和苏格拉底式对理论的剖析与坚持,我喜欢那里自由的选课制度,这让我可以一天从艺术跨到计算机安全,或者从物理跳到公共环境建设

我想参加那里小班的研讨课及课后随处可见的调研与实验研究,或者在完成一学期紧张的课程后跑到咖啡馆悠闲地度过一个什么都不用想的下午……

04

兴趣和坚持是活动最好的“背书”

我在准备申请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活动列表,当时听学长学姐们说最后申请时需要填写十个自己在高中时期的活动,可以包括志愿者,科研,运动等各个方面。

当时我有两点担忧,第一点很直接就是自己可能连十项都填不满,二则是自己的活动称不上“高大上”,在那么多申请者中会逊色太多。

但在最后整理申请资料时,我发现自己四年间的活动远超过列表数量。

其中包括社会公平研究、科研项目、环境监测、图书馆志愿者、民俗文化、模联、文章撰写、足球和网站制作管理。

我的活动其实都很普通,社会公平研究是基于我的兴趣,在高中阶段恰好碰到了一个机会开始管理社会公平研究的公众号。

从零开始学习编辑排版、文章写作、活动开展、圆桌管理等经营一个小团体的知识。

期间基于这个公众号我接触了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教授并有幸与其合作完成了一些社会研究,也学习了大数据处理的语言和分析图标的知识。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基于我高中时期参加的模联社团,作为社团活动的组织者,我也参加了多场各大学举办的模联。

而小说和网站设计则是艺术方面的爱好,在闲暇时间作为放松调剂一直坚持着。

我觉得我的活动列表的特点是有连续性,每个活动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每个活动单看都是很普通的似乎随处可见,但整个活动列表联系成的网络能够展现我作为一个申请者的立体性与特点,能给人一种真实感,而不是让人感觉像是碎片拼凑出来的一样。

至于如何构造自己的网络,我的个人方法就是多去尝试,抱着开放的心态。

比如说我高中时期的选课让我第一次接触了心理学,这让我产生了对其的兴趣并开展了围绕社会心理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在与老师的经常沟通中我也得知了一些竞赛的消息并得到推荐参加了数学方面的竞赛等等。

在我看来,活动不一定要高大上,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放在一起是不矛盾且有内在联系的。

这些活动或许体现出你对某些学科的持续的热情和逐渐深入的研究,或许体现出你兴趣的发掘和思想的变化……

当其他人阅读这份材料时,活动之间的联系构成的网络会产生真实感,让人初步了解申请人的特征,而这在我看来便是活动列表的作用。

05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所谓梦校,都调侃说是梦里才能见到的学校,所以我在填写ED申请时,内心的不确定性再一次浮现——是选择自己的梦校芝加哥大学,还是退一步更为稳妥的选择。

那段时间,我思忖两者利弊却又久久无法下定决心。

最终,我的选择基于我考虑自己做出决定后是否会后悔。

假若我选择申请其他的学校而放弃芝大,我定会后悔无论申请结果如何;而若我选择申请芝大却被拒,在申请季中尝试过也算是没有了最后的遗憾。

为了我的梦校,我从2月开始构思写文书,文件夹中列满了废弃的草稿,从活动写到童年经历,从自己写到社区。

这场文书的构思更像是自己十几年来生活的一个回顾,回忆起构成自己未来的过去并明白自己所触动的人与事,最终我选择了放弃写活动,而在文书中讲自己的故事。

在短短六百多词的主文书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讲自己的故事时,我尽量简化故事线,而是将重点放在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态度转变上。

在选校小文书上,我着重描写大学吸引我的小细节。

通过查询官网和与学长学姐联系,我不再在“Why UChicago”中写人尽皆知的特色和校园,而是放在了我逐渐了解并感兴趣的研讨课模式和一位我敬佩的教授身上。

这些小特点或许并没有在官网上强调,也没有给大洋彼岸的我们任何宣传印象,但在我反观我的申请路,或许正是这些细节体现了我对梦校的爱,让我得到了芝大的认可。

06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迈出国门跳出高考制度是一条隐秘而狭窄的路,并非是很少有人踏足,而是在出国申请这条几乎人人都不同的路上,还在走着的人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对象。

多方面的考量意味着没有量化的标尺,意味着在这四年的时间中留学的人们注定要走在一条充满迷雾与不确定性的路上。

这句一直落在我心底的“慌张害怕是正常的”时刻提醒着我自己所处的心理困境是必经之路,而不是因为我能力或心理问题而产生的。

对于我来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自己对自己的不信任,是自己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决定产生怀疑。而当我认同自己时,便足够我向着目标坚定迈进。

最后

小藤读完Syris学姐的申请故事,脑海里立刻浮现了一个词,就是“双向奔赴”,她在三年里不断的寻找她的兴趣和真我,与此同时,芝加哥大学也在寻找她这样的学生。

她的确非常有毅力,非常优秀,但她的意志也不是一直坚不可摧的,但从一开始从她的学长学姐那里得来了“慌张害怕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的想法,从而让她建立自信。

我们每一个准留学生都像曾经的她,孤独且迷茫,那么,你的信念根源在哪里呢?是什么呢?

从WLSA到芝加哥大学

留学这条路并不容易,而明德学员Syris同学从决定留学、规划准备,到被芝加哥大学炙手可热的社会学专业录取,这一路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留学申请这一路,她也从中获得了,更多请查看上面介绍的具体内容。

相关问答

想留学芝加哥大学,申请芝加哥大学难不难呢?

答:芝加哥大学入学申请有什么条件,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http://tieba.baidu.com/p/5251084045,看系统中有多少与你情况相似的学生成功申请了这个学校或者那些专业,看看他们最低多少分就可以被录取,就可以知道申请的成绩要求了。详细

我是高一学生。高考完之后想去芝加哥大学。现在应...

问:用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详细

标签: 高考 芝加哥大学 留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含图片和视频)由网站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0 shuguo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16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