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秉心自超越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392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体系化和链条式设计,协力培养博物馆专门人才的提案。
1
关注博物馆专门人才培养供需矛盾
安来顺表示,我国是近20年来世界上博物馆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与数量指标持续上扬、硬件建设更新换代形成反差的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博物馆专门人才培养中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具体表现在:博物馆专门人才数量缺口依然很大,特色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不甚明晰,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不够合理,博物馆相关专业学科整合协调未能完全到位,从业者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用人单位与培养对接中的针对性不强。上述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缓解,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就很难保证,因此需要通过体系化和链条式设计,经过多方联动来共同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就专门提到,“加强文博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2022年1月份,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2021年8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还提出,将开展2022年“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
2
完善文博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链条
为此,安来顺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以文博人才现存问题为导向的顶层设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全国博物馆人才建设的规划,部门之间既要分工明确,也要讲求彼此协作,及时发现问题,立足全国和整个博物馆行业,提出近中期博物馆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政策、组织实施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加强对博物馆人才培养单位的指导。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设有考古和文博专业的高校等培养单位给予更具体政策支持,引导培养单位进一步推动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完善培养体系和培养链条;鼓励培养单位开发更能体现学术硕(博)士与专业硕(博)士差异化的教学科研模式、论文要求及评价标准,兼顾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深入探索更具操作性的文博专业校外导师聘任、薪酬和奖惩机制;鼓励培养单位将更多资源投向其所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遗产资源,突出因地制宜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第三,突出行业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杠杆作用。建议文物主管部门全面总结评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项目,必要时将重点转向对“培养者”的培养,让有限的资源发挥一批带一线、一批带一片的效能;进一步推广不同博物馆之间对口支援、联合培养、优势互补的成功经验;鼓励各博物馆机构积极主动对接和沟通所在地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等培养单位,通过这种联动,尽可能快地缓解当地博物馆专门人员数量不足和知识结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安来顺:进一步推动体系化和链条式设计 协力培养博物馆专门人才
编辑:黄琲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秉心自超越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392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航天追梦人--赤心贯苍穹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
2022-07-10 1764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彦夫--慷慨是英雄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474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吴天一--长松荫高原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843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顾诵芬--冲天鹏翅阔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
2022-07-10 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