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9
阅读类的题目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阅读类的题目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接近答案,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几个高中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把握说明文中心思想
首先我们在做说明文类阅读的时候,要找到文章的说明点,一般说明文的标题都表达了文章的中心。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来归纳说明点,一般的说明文都会围绕着一个主要的问题来进行说明,而有些说明文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只有弄清楚文章的顺序,才能弄清说明文的中心是什么。
把握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对象和特征一般在两方面可以看出来,一是看题目,很多说明文的题目都都会表达出说明的对象,二是抓住手扩句和中心句,一篇好的说明文很多都需要用这种句子来突出说明文的失望和特征。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一种方法是从全文上找出各部分的说明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抓住重点的段落,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说明点。
理清说明顺序
我们在做说明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抓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辨顺序,或者是找到重点词句来分辨顺序。
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一个是看题目,很多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在题目上就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找首括句和中心句。在说明文材料中很大一部分会采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想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对象的文章是高考的常见考点,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应该首先找到表现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这类句子一般出现在题目、文章首段、关键词句中。另外,在概括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还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中心句和连接词,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就能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关文章
高三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而语文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我们需要合适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以下是总结出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要有好的习惯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这就是所谓“习惯出能力”,.........
2022-04-02 2059
安居乐业,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出自《老子》八十章。安居乐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编为大家详细讲一讲。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居乐业,意思是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例句1.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
2022-04-02 202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这句话出自《诗经》“采葛”,原文是“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没有见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个秋天一样,.........
2022-04-02 1448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朝有两位,是柳宗元和韩愈。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
2022-04-02 1611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当天会划龙舟、包粽子等。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
2022-04-02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