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大学介绍 >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大学介绍 2022-11-12 19:24:09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一、概述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学院...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高三 知识网的高考专题频道。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一、概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

学院创办于1902年,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创办的浏阳官立师范学堂。2001年更名为长沙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06年5月更名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截止2016年7月学院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7亿元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于1902年创办的浏阳官立师范学堂。百年名校,人才辈出,胡耀邦、杨勇等同志都曾在我校就读。学院现有雷锋、浏阳、天心三大校区,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7亿元。

二、历史沿革

综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湖南浏阳师范,创建于清朝末期,经历三个朝代,历史悠久,是一所百年老校,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办学传统。2001年更名为长沙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06年5月更名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晚清时期

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慑于民主革命的高涨,于1901年(清光绪27年)颁发了兴学堂的诏令。浏阳维新人士以继承谭嗣同烈士的遗志为己任,重兴办新学之风。遵循“宜首先培养师资”的思想,1902年,贝远征、李闰(谭嗣同夫人)等人创办浏阳官立师范学堂于长沙城内学宫街,故又称浏阳县驻省师范。浏阳驻省师范标志着浏阳师范学校从此延生了。她是湖南省最早成立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成立师范学校之一。

1908年(光绪34年)7月,继浏阳驻省师范开办浏阳师范简易科兼地方自治讲习所于浏阳县城。县知事张致远任正监督、刘安训任劝学总督、孔宪时任堂长。招收学生105人,学制一学期。学生修业期满,学校颁发毕业文凭给学员。毕业文凭上方印有“上谕”,双龙为饰。其办学宗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时期的浏阳师范教育,开始由封建教育转入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教育。

民国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南京政府成立。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规程》和《小学校令》,开辟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的新纪元,给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浏阳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12年(民国元年),根据湖南省教育总会的决议,开办浏阳县立初等小学教员养成所于浏阳县城,附设一所小学,作为学员实习基地。吴观明任所长,彭义右、张辅明任正副监学。教员养成所为浏阳举办小学培训了当时所急需的教员。推动了浏阳教育事业的发展。

1912年,在劝学所黎星渠、张继资等人的支持下,创办浏阳县女子甲种师范于县城柴家巷迎福寺(今新文路步行街故地),附设小学甲乙两班,由刘淞鞭主持将迎福寺修葺改建为校舍,聘请刘静容为校长,李闰(谭嗣同夫人)为学监,张圣湘为副校长,1913年正式开学。这是浏阳最早的女子学校。

1919年8月,浏阳甲种女子师范学校迁长,并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原附设的小学班仍然保留,称女子学校。

1926年,县教育局局长潘介棠恢复县立女子甲种师范,附设女师附小,潘介棠兼任女师校长。

1927年,中共浏阳女师党支部成立,李玖铭任书记。1927年1月,邵振维被选为中共浏阳县委委员,担任县工会女工部长、县妇联党委、县特别法庭组成人员。以后,邵振维被选为浏阳县政务委员会主席(代县长)。她是浏阳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县长。“马日事变”后,她参加浏阳工农义勇队围攻长沙,因受伤未赴平江,留在浏阳转入地下斗争,1928年被捕,英勇就义于浏城状元洲,年仅23岁。

1929年,浏阳公学开办,女师并入浏阳公学,改名为女中部。校址在县城蜈蚣蛉,吴纪猷任校长。这年春,胡耀邦、杨勇(原名世俊)、喻文彬等考取了浏阳公学。他们在校关心时事,胸怀大志,为中华民族内乱外患而忧虑,立下革命的决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投笔从戎,献身无产阶级革命,南征北战,都成了中华民族栋梁之材。

1930年浏阳公学停办。1931年,将公学改办为浏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县教育局局长彭家友兼校长,校址仍设在蜈蚣岭红十字会院内。设男师和女师两个部,男师部分三册班和新生班。三册班招收原浏阳公学的学生,女生部也招同样的两个班。后因学校备案未得批准,1932年下学期将简易乡村师范改办为浏阳县立中学,邹德彝任校长。

1936年,浏阳县立中学奉命改为职业学校,因条件不够,又恢复为浏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学制四年,仍以邹德彝任校长。

1937年,抗日期间,学校为避战乱,几经迁徙。1938年下学期,迁到浏阳东乡沔江,租赁黄甲山罗家大屋作校舍,继续办学。

1938年11月,邹校长在国民党的逼迫下辞职。县长张明达兼任简易乡村师范校长,由教导主任李鸿樾(玉林)负责全校校务。1940年4月正式任命李鸿樾为校长。

1943年上学期学校迁到水佳土塅,男生住在亭子屋,女生住在谭家大屋。1944年上学期,日寇攻陷浏阳城,学校被迫停课。1945年上学期,学校迁往官渡观音塘复课并招生。下学期迁到三口筱墅垅继续上课。

抗日胜利后,1946年学校改名为浏阳县立简易师范。简称“简师”,学制仍为4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入学,增开了地方自治一科。1946年6月李鸿樾辞去校长职务,李左黄任校长。1947年,学校迁回浏阳城郊佛岭。简师学生组队参加浏阳县中学第五届运动会,男生获篮球冠军;女生获篮、排球冠军。田国英获田径赛个人四项第一。1948年12月,简师与浏中合并。浏中简师部仍办在佛岭。1949年2月县长魏逸群兼任浏中校长,李左黄任代校长,主持全校校务。

新中国时期

1949年7月9日,浏阳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中学和简师。简师由城郊佛岭迁到县城文庙与县中合校,称浏阳县中简师部。取消了国民党的“训导制”和“公民”课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课程,建立了班主任制度,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教育思想。1953年9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通知,浏中的简师部并入新办的湘潭师范学校。

1958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潭专署决定开办浏阳师范,学制三年制,李应凯任校长。选定浏阳县城周家田周家祠堂及其后山为校址,边建校,边招生。并把城东、城北和中心三所小学作浏师附属小学。

1960年,陶宗亘调任浏阳师范学校副校长。这时学校除招中师班外,还办有轮训班(培训在职小学教师)、速师班、初师班以及附属小学。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浏师停办。尚未毕业的中师6—9班学生,转入湘潭师范相应年级继续学习至毕 业。

浏师停办时,浏阳县政府利用浏师校舍开办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1967年进修学校停办。

1970年,浏阳县革命委员会收回被竹器厂占用进修学校的校舍,恢复浏阳县师范学校,叶升任校长。培训浏阳县初中和小学在职教师。从1971年起开始招收国家计划内的一年制和二年制中师生,学生由大队、公社推荐入学。1970年至197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一次遭受左路线的破坏。

1976年打倒“四人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1979年唐顺清任支部书记,赵一安任校长。

1980年10月15日,浏阳县政府将浏阳县师范学校又改名为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1年,为了调整中师学校布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师资质量,是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潭地区行政公署政发(1981)34号文件通知,浏阳师范学校收归湘潭地区教育局直接管理(但未经省政府备案)。当年7月5日,启用“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新印章,赵一安任校长。浏师与浏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共用校舍,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段时期,浏师肩负双重任务,既按国家计划统招中师班,又根据浏阳县教育局的部署,举办各种类型、不同科目的培训班和中师函授班。中师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二年,学生来自浏阳、醴陵、茶陵、攸县、湘乡、湘潭县、湘潭市和韶山等地。

1981年10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复函)湘政办函(1981)337号文件致湘潭地区行政公署的“关于调整湘潭地区中师学校布局的批复”中通知:“增设浏阳师范学校,规模不超过500人,其建校经费由地区统一安排。”

1983年下半年,浏阳县划归长沙市管辖,浏师成为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单位。

1984年起,按湖南省教育厅指示,普通中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改为三年;同时还招收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民办教师入中师学习,学制二年。学生主要来自浏阳、长沙两县。同年4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周忠尚在衡阳召开中师“三定”工作会议上宣布要把浏师建成一所现代化的、第一流的、能够对外开放的中等师范学校。从此,浏阳师范学校走上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轨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2009年与育德会计联合建立会计实训基地。

三、校园文化

校训

立德精技 尚学笃行

“立德”,取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包含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人生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为人德为上,做事德为先。

“精技”,“精”即“精通”、“精湛”之意,“技”指技艺、技术、技能。“精技”就是要重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精究技艺、精通技术、精锻技能。

“尚学”,就是崇尚学问,“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学”为学问、学习,尚学是主张人应喜爱和注重学习。

“笃行”,取自《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是专一,是忠实,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笃行”就是学以致用,践行所学,既要学有所得,也要践履所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做到知行合一。

“立德精技,尚学笃行”要求我们既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又要精通技术技能;既要注重学习学问,又要践行所学,知行合一。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契合学院办学实际、办学理念、办学宗旨。

校风

勤奋务实团结文明

勤奋:是指认认真真,努力干好每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务实:是指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追求务实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科学精神。

团结:是指通过共同的信仰、一致的行动、相似的工作作风、共有的价值观念、标准的行为规范而凝聚起来的一种团队精神和工作合力。

文明:是指人人相互尊重、谈吐文雅、举止得体,知荣辱、明礼仪、遵纪守法,有良好行为习惯,追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

“勤奋务实、团结文明”要求我们既要认认真真做事,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又要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求真务实;既要形成具有共同信仰、一致行动的团队精神和工作合力,又要注重知荣辱、明礼仪、守法纪的良好行为习惯。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管理特色。

教风

教书育人敬业爱生

教书育人 :教书即教授知识,这是基础;育人即通过教育让人成长,这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教育过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法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中指出:“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韩愈《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论述,都肯定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而且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书育人的必然规律。

敬业爱生:“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就是用一种很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专心、认真和负责。敬业,就是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和崇高的荣誉感,就是爱校、爱岗、守业、乐业的奉献精神。爱生是教师的伟大情怀,爱心是育人的支点。学生只有得到了关爱、尊重和理解,才能学会自尊、自重和自信。只有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快乐。

“教书育人,敬业爱生”要求我们既要科学的传授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品德培养、思想熏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既要专心工作,爱校、爱岗、守业、乐业,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作风,是教师精神风貌、行为风尚、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等要素的综合表现。

学风

勤学善思砺能致用

勤学善思 :勤学,即勤于学习,勇于探究。善思,即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方可有成。所以,正确的读书方法是:既学又思,既思又学,从学中思,在思中学,二者缺一不可。

砺能致用:砺能,即崇尚技能,强调才干和能力。致用,即尽其所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勤学善思,砺能致用”要求我们既要勤奋学习,又要善于思考;既要培养能力,又要学以致用。体现了对高职学生读书方法的一般要求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要求。

学院精神

坚苦自立奋进图强

坚苦自立:“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是指抱定宗旨,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含有信念执着、意志坚强,勤勉刻苦、务实笃行之意。“自立”是指不依赖他人,凭自己的劳动而独立生活,靠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建树,含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之意。“坚苦自立”,关键在“坚苦”,根本是“自立”。

奋进图强:“奋进”,即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之意,立足高位自加压力、面对强手不畏竞争的强烈开拓意识和争先精神。图强是志向,就是积极进取、矢志不渝、奋发有为,锁定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的豪迈气概。奋进图强反映的是敢为人先,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向着前进的目标不懈努力。

“坚苦自立,奋进图强”既是该院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又是师生共同努力、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既要求我们信念执着,意志坚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又要求我们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以求强盛。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以上就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各网友对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这个话题的讨论结果。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一、概述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学院创办于1902年,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创办的浏...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拓展阅读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教育一、概述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学院创办于1902年,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创办的浏......

标签: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含图片和视频)由网站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0 shuguo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16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