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大学介绍 >

以史为鉴下一句(以史为鉴下一句)

大学介绍 2024-04-13 23:00:09
以史为鉴的下一句以史为鉴的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更多知识由小编为你整理了《以史为鉴下一句》详细内容,欢迎关注我们。

以史为鉴下一句(以史为鉴下一句)


以史为鉴下一句

以史为鉴的下一句

以史为鉴的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了解国家兴亡更替的原因。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当年唐太宗对梁公说的,用以对魏征去世时表达的惋惜之情。

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整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整句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唐太宗说魏征的话。

以史为鉴下一句话怎么说(以史为鉴下一句是什么)

1、下一句:可以知兴替 整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出处: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2、是李世明说的,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4、以史为鉴的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下一句

以史为鉴的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整句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唐太宗说魏征的话。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以史为鉴”下一句是“可以知兴替”,意思是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了解国家兴亡更替的原因。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当年唐太宗对梁公说的,用以对魏征去世时表达的惋惜之情。

有关以史为鉴的诗句

1、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

2、以史为鉴,以人为镜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鉴”和“镜”同义。

3、鉴的相关诗句: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孟郊《古意》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王建《求友》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4、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北宋诗人 王禹偁 《对雪》 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明末清初诗人 吴伟业 《残画》 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 托·卡莱尔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

关于以史为鉴下一句和以史为鉴的下半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新高三网。


以上就是高考指导网整理的关于以史为鉴下一句(以史为鉴下一句)的全部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热搜。

标签: 以史为鉴下一句 以史为鉴下一句 有关以史为鉴的诗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含图片和视频)由网站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0 shuguo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16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