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1、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
2024-05-10 771
导读:四川大学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已公布,2022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及成绩查询安排各省市陆续公布中,为了方便考生更快查询到考研成绩,为后续
四川大学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已公布,2022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及成绩查询安排各省市陆续公布中,为了方便考生更快查询到考研成绩,为后续考研复试调剂做准备,小编整理四川大学2022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查资讯,了解一下~
考研推荐:
考研复试英语自我介绍&复试面试黄金资料→→免费领取
考研调剂是如何进行的?→→调剂余额查询
四川大学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1日公布。届时,报考四川大学的考生可在我校“202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查询系统”中查询,查询地址:https://yz.scu.edu.cn/score。
我校已对报考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的考试各科成绩进行了认真复核。个别考生如仍有疑问,可提出查分申请,每位考生原则上申请一门科目,按照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成绩复核的相关要求,复核工作由我校组织专门人员完成,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复核只查看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查分结果将在十个工作日后在成绩查询系统中更新,不再另行通知。
为配合疫情防控,方便广大考生,2022年我校只提供网上查分登记申请(成绩复核登记址:https://yz.scu.edu.cn/cjcx)。查分申请时间为2月22-23日,每天10:00-17:00,逾期不再受理。申请流程:
(1)准备成绩复核申请书,申请书需写明申请理由,本人签字后扫描成电子件;
(2)扫描身份证复印件;
(3)进入2022年硕士成绩复核登记系统,选择查分科目,填写相关内容,并上传上述扫描件;
(4)提交申请。
特别说明:所有扫描件仅支持pdf 或者 jpg 格式,单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MB,如需要申请多科的,需一次性提交,提交后不可更改。
四川大学研招办
2022年2月17日
原标题:四川大学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文章来源:http://gs.whu.edu.cn/info/1056/9317.htm
相关问答
标签: 四川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相关文章
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1、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
2024-05-10 771
湖北省2024年高考政策年湖北高考改革政策侧重于综合素质评价和能力培养,包括科目设置的调整、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等。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 湖北省将逐步引入综合素质
2024-05-02 285
1、年河南理科43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大学。省内选择上,商丘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科技学院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学校在省内有较好的口碑。商丘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431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
2025-03-30 692
1、同时,家长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高考期间,孩子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孩子紧张备考的阶段,家长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家长的支持和
2025-03-30 515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的声誉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涵盖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了多个专
2025-03-30 513
分是有机会上二本大学的。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2024年或2025年中、高考的考生,如果你的分数达到了370分,那么你可以考虑申请的二本大学有多所,例如东北电力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高考文科370分能上二本,录取大学包括中南财经
2025-03-30 559
官网报名参加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的考生请在研招网注册账号,使用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研招网统考网报系统。考生浏览报考须知和公告清楚要求后,开始填写考生信息,填写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并上传近期照片。系统会提前开通,提前填写好待
2025-03-30 811
1、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地理(一)的要点概述:试卷结构与内容分布 选择题:预计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及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等多个模块,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2、山东名校
2025-03-30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