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1、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
2024-05-10 833
导读:这几年经济下行,再加上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冲击。于是,公务员这个行当成了为数不多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香饽饽”。公考大军队伍不断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几年经济下行,再加上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冲击。于是,公务员这个行当成了为数不多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香饽饽”。
公考大军队伍不断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有效备考才能杀出重围?要不要报班?要不要刷题?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考了多次也没有上岸?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考生灌输着自己的理念、方法、经验,考生们也乐此不疲地听解读、看视频、刷真题,总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用吗?有,但是作用不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技巧都是徒劳。
真正的实力,在决定考公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报名之后的任何培训、备考,说到底都是练技巧,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技巧得分,但在实力不如人的时候才知道努力也没有用。这就是,方法不对,努力白费。那么,决定公考上岸的实力是属于什么?过来人这样给你解析。
1.多元化的知识储备
这是行测的制胜法宝。考过公务员的都知道,行测考试内容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有人说,看到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题,才知道自己多么缺乏常识。还有人直接把行测说成智商测试。行测难吗?说实话,除了比较抽象的图形、推理等题型,其他题目的难度实际上都不大。那为什么得高分很难?因为时间不够。平均下来1道题还不足1分钟,有的连题目都读不完,拿什么时间来分析、推理、计算,所以一场考试下来很多考生都答不完题,有的即使答满也是靠“蒙”靠“猜”。很多行测拿高分的人,并不是靠所谓的“时间管理”取胜,他们不可能时刻都在看手表,不可能100多道题都计算到分秒,他们靠的是丰富的知识积累。
比如上图这种题,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刷再多的题也没用。包括逻辑判断、资料分析等行测中的大多数题型,知识积累丰富的人,看到一些别人觉得奇怪的题,一眼就知道答案,其实可以说是“秒懂”,你还在思考题目的意思,别人已经涂完答题卡了。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对各种知识充满好奇,不满足于书本上的、老师教的内容,自己通过读书、上网等多种渠道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理科、工科、文科、天文、地理、历史、社会,不一定深入,但是博杂。你认为的刁钻古怪,在别人眼里却习以为常。你以为别人在“裸考”,实际上“裸考”的是你自己。所以,如果你有心考公,那就应该早作准备,把在手机上刷段子、看搞笑视频的时间腾出来,把埋着苦学自己专业知识的头抬起来,把盯着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眼珠子转起来,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多读几本好书,多交几个好朋友,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用心观察和了解这大千世界的精彩。尽早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比报多少班、刷多少题都管用。
2.对时政的深入思考
这是申论的关键所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申论成功的核心在于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逻辑,不是人云亦云。观点、逻辑,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长期对大政方针、地方政府的重大安排、社会热点现象的跟踪了解,深入思考,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研究是属于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最终出来的结果。
比如上图这段材料,考生拿到题目不知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八项规定”“四风”的来龙去脉,就根本无从下笔。再比如今年贵州省考应该会关注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如果对国发2号文件、“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以及“四新”的不了解,对贵州省情和“四化”的工作不了解,对贵州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没有自己的思考,面对问题提不出解决的办法,见解不独到,最终只有泛泛而谈,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与其他考生陷入同质化竞争,难以脱颖而出。
很多考生报班,培训的收获就是背一大堆“金句”“高频词汇”,熟悉各种机关写公文的“套路”,到考场上就各种套“公式”,各种材料不管是不是适合一阵堆砌,看起来洋洋洒洒,其实空洞无物。
当然,写申论必要的结构、层次、套路都要有,但立意鲜明、中心突出、论述有据、对策可行才是正道。有的考生很清楚一开始就亮明观点,有的公考机构还教考生“一句话直击核心”,但你如果连自己的观点都没有,亮什么?用什么直击核心?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培训的套路,平时要及时跟进了解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看一看地方上怎么落实,领导讲话是怎么讲的,从哪几个方面去抓工作,事与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存在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等等。尝试着自己思考,写出来,再与地方的工作措施比对,慢慢调整自己的思路,逐步让自己的文章真正能讲到点子上。
3.对外展示自己的习惯
这是面试的不败法则。面试最忌讳的是,肚里有货,嘴上无言。很多考生笔试遥遥领先,到面试就被别人翻盘逆袭,不是因为水平不高,而是因为自己的水平展示不出来。
这几年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一进考场坐立不安,甚至手怎么放都不知道,有的题目听不进去,回答不知所云,前言不搭后语,有的一开口就是各种培训的模板、套路,“考生开始思考”“考生开始作答”等培训痕迹严重,有的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为什么呢?一是心态不好,患得患失,造成紧张,二是不习惯展示自己,没有交流的渴望,产生时下大家喜欢提到的“社交恐惧症”。
对很多人来说,公务员考试是人生重要关头,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种紧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上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人喜欢“出风头”,晚会上唱歌跳舞,参加各种辩论、演讲,组织各类活动,大学里面参加学生会、各种社团等等,总是在人多的场合出现,这些人在参加面试时是有极大主要优势的,先不论你观点能拿多少分,至少能把事先构思好的想法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别人支支吾吾、说上句没下句的时候,你能从容大方地表达,谁占主要优势不言自明。
同样,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很多考生都会报面试培训班,面试班中最管用的应该就是线下模拟面试现场,但毕竟是短期的,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得而知。所以,如果你有考公务员的打算,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要及时培养对外展示自己的习惯,多参加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集体活动,主动开口、积极表达,从不需要承担失败风险的时候就不断地尝试向他人展示自己,与外界沟通交流,宜早不宜迟。
记得有句鸡汤这样说,“你只有加倍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归根结底,考公务员是个技术活,真正的技术活是做不到熟能生巧的,所有的熟和巧都是建立在懂的基础上。公考路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的捷径都是行不通的,所有的临阵磨枪都是不靠谱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通过点滴沉淀才能实现厚积薄发。
南方有一种毛竹,前四年,总共只长三厘米高。到了第五年春天,会以平均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往上蹿,只用八周就其实可以长到二十多米高。毛竹之所以后期疯长,就是因为前几年时间看似没变化,其实早就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储备了充足养分,奠定了雄厚基础。
祝愿所有考生都像这种毛竹,慢慢沉淀积累,静待成功上岸!
相关问答
标签: 过来人告诉你:这样备考公务员更容易上岸公务员考试申论公务员行测考生公考
相关文章
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1、年高考新政策实行“3+1+2”模式,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1门首选科目和2门再选科目。其中,首
2024-05-10 833
湖北省2024年高考政策年湖北高考改革政策侧重于综合素质评价和能力培养,包括科目设置的调整、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等。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 湖北省将逐步引入综合素质
2024-05-02 351
1、年河南理科43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大学。省内选择上,商丘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科技学院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学校在省内有较好的口碑。商丘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431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
2025-03-30 991
1、同时,家长还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高考期间,孩子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孩子紧张备考的阶段,家长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家长的支持和
2025-03-30 758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这些院校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的声誉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涵盖2025河南大专院校排名最新了多个专
2025-03-30 750
分是有机会上二本大学的。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2024年或2025年中、高考的考生,如果你的分数达到了370分,那么你可以考虑申请的二本大学有多所,例如东北电力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高考文科370分能上二本,录取大学包括中南财经
2025-03-30 802
官网报名参加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的考生请在研招网注册账号,使用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研招网统考网报系统。考生浏览报考须知和公告清楚要求后,开始填写考生信息,填写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并上传近期照片。系统会提前开通,提前填写好待
2025-03-30 1030
1、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地理(一)的要点概述:试卷结构与内容分布 选择题:预计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及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等多个模块,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2、山东名校
2025-03-30 907